2024年01月30日
首页
第02版:特别策划

出口“井喷”背后的产业崛起

 

 

□ 本报记者 刘叶琳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持续高增长成为中国外贸的新亮点。出口成绩亮眼的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掌握先进技术、加速培育自主品牌,让中国新能源汽车成长为引领中国汽车出口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出口快速增长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出口获得明显增量。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出口中,A0级(小型)电动车成为绝对主力。上汽等拥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销售较好,比亚迪汽车在东南亚市场快速崛起,一些新势力车企的出口量也呈现逐步增长的态势。

从出口市场来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欧洲、中东和东盟。其中,对欧洲出口量相对较高,俄罗斯、比利时、英国等是主要出口目的国;对中东主要出口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中国新能源汽车也出口到泰国、墨西哥等国家。

对于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走势,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秘书长孙晓红预计,全年汽车出口增速或达15%~20%,达6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有望提升至35%以上,新能源乘用车对整车出口增长的贡献率有望突破50%。

 

产业链优势日渐突显

近年来,凭借先发优势与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从电池制造到车身制造的产业链各环节都具备了先进的技术和制造能力,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这些优势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强调建立自主可控产业链,支持民族企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带动了产业链上各零部件生产能力的快速提升。”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徐耀宗表示。

从技术水平角度看,不断加大智能技术研发力度,加速智能化转型,也让中国新能源汽车更具市场竞争优势。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2.0阶段,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迅猛,产业链不断完善,5G技术、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不断深度融合。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推出了装载固态激光雷达、超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长距超声波传感器等智能网联装备的车型;包括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操作系统、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视觉交互、人脸识别等前沿技术开始量产装车。“新技术与可接受的价值提升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更加愉悦的体验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塑造了比较优势。”孙晓红表示。

在动力电池产业上,中国制造的优势尤其突出。战略咨询公司科尔尼于日前发布的报告称,通过多年投资布局,且受下游市场率先发力的推动,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的关键上游产业领域亦建立起核心竞争优势,在电池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动力电池在电芯制造、电芯材料、电池生产设备、电驱/电控领域等方面的竞争优势突出。在电极材料领域,以容百科技、巴莫科技、贝特瑞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占据全球产能的九成以上,产品供应国内外市场。在电池生产设备领域,以先导智能和赢合科技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生产的电池制造设备的全球占比近八成。

创新是中国动力电池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断集聚竞争优势的法宝。以宁德时代为例,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在日前举办的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早在2020年,企业就聚焦三大战略发展方向构建了四大创新体系。依托材料及材料体系创新、系统结构创新、极限制造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宁德时代在电池安全性、能量密度、快充、循环寿命、耐温性等方面持续突破,不断提升标准,向创新要动力。3年多来,公司聚焦电化学本质,在材料及材料体系、系统结构等方面持续创新,再次突破磷酸铁锂材料体系的性能边界,开创性地实现超快充、长续航和高安全兼得,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创新风向。此外,由宁德时代研发的神行超充电池的问世,树立了动力电池技术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将全面加快汽车电动化进程。

不仅在动力电池产业上,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技术领域也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智能座舱是车对人的主动式交互,即结合车外环境、车内视觉、语音识别、AR等多种感知手段,将车辆打造成为人工智能“管家”,全方位提升车主体验。为满足用户对车载交互体验的新需求,相关企业不断优化智能座舱的技术和功能。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车载中控屏正在向高清化、大屏化方向发展;很多新的显示方案开始在座舱中普及,如抬头显示(HUD)、增强现实(AR-HUD)等。

 

广阔市场孕育成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潜在需求,这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1月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规模创历史新高。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渗透率稳步提升。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和保有量的全国占比持续提升。配套设施不断健全。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累计建成充电设施859.6万台,数量居全球第一,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培育发展了较为成熟的电力电子产业,特别是在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层面积累形成了庞大的工程师群体,成功开发各类产品应用于电机、交通运输、电力系统、风电光伏新能源等众多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高效、领先的产品研发生产能力,为新能源汽车及其电力电子部件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应用经验和工程师红利。”徐耀宗表示,此外,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发展规划,大力培育和引导产业发展,并积极推动产业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快速发展,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厂、供应链企业和产业人才,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满足中国市场的巨大消费需求,新能源汽车企业不断加快技术研发步伐并持续取得新突破。崔东树认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很多在国外市场无法进行深入探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线路,在中国市场上却能实现全面的发展。通过在技术层面的不断突破,中国自主生产的电动车、微型电动车、小型电动车以及增程式电动车等产品获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

乘联会预计,随着中国产业规模优势的不断显现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将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持续提升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市场仍然向好,前景可期。



Copyright © 2011 国际商报数字报刊平台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星园三区14号 邮编:100078 电话:010-58360287 传真:010-5836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