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2023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工作现场会在上海举行。会上,作为唯一一项跨区域战略合作项目,江苏省昆山市与浙江省海宁市就“链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行签约,双方将在样板区共建、产业合作、协同创新、营商环境、金融对接、服务功能六大领域开展合作。
据悉,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总体布局中,昆山和海宁分别纳入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范围,此次双方签约是两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共同意愿、协同落实国家战略任务的实际行动。去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昆山杜克大学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方案》,标志着昆山和海宁将作为国际合作教育促进区域发展的样板。根据协议,双方将鼓励昆山杜克大学与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开展合作交流,促进国际文化与人才交流,提升高校对区域经济、产业科创、城市发展的贡献度;发挥昆山制造业和海宁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商贸物流等领域深入链接;探索两地社会信用信息交流合作,推进信用制度跨区域互认、信用信息跨区域共享,加强企业“跨省通办”合作,提高高频服务事项跨省办理便利度。
昆山自2021年被《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列入北向拓展带以来,率先制定实施《〈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昆山行动方案》,清单式推进63项重点任务,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节点和主要功能承载区。两年来,昆山融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上海汽车产业核心零部件1/3供应商集聚昆山;获批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设立运作上海技术交易所昆山科技市场,建立沪昆协同创新平台26个,实施祖冲之攻关项目54项;嘉昆太协同创新圈在产业升级、创新协同等领域取得显著的合作成果;9次部省际联席会议为昆山试验区争取134项先行先试政策举措。
昆山依托进口贸易促进示范区和紧邻虹桥的区域优势,扩大光电、半导体等高端产业产品保税进口;总投资110亿元的EOD融资项目落地昆山旅游度假区;向国际一流设计机构征集完成昆山南站区域城市设计,与虹桥商务区形成各有侧重的商务格局;虹桥品汇分中心已落地昆山;苏州轨交11号线3月起试运行,届时将与上海11号线全线贯通,上海与苏州轨道交通体系形成一张网。
(孙宝平 恩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