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

06

打造美丽宜居的活力之区和未来之城 上海奉贤区加快新城建设 2023年09月26日

  

□ 张晓箴

 

地处上海南部的奉贤区是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中重点推进的五大新城之一,也是临港新片区重要的承载地。在9月21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奉贤区委书记袁泉介绍,当前奉贤区正全力打造美丽宜居的活力之区、令人向往的未来之城。

近年来,奉贤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动能,激活创新动力。数据显示,今年1-8月,奉贤区财政总收入511.6亿元,同比增长12.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6.5亿元,同比增长62.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22亿元,同比增长13.8%;战新产业产值835亿元,同比增长28%,比重提高至46%。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在65%左右,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奉贤区有着“中国化妆品产业之都”的美誉。面向“十四五”,奉贤区提出要依托东方美谷,围绕化妆品、健康食品、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构建具有鲜明奉贤特色的“全球生命健康产业创新高地”,至2025年基本形成产学研创一体的美丽健康产业生态链。截至目前,东方美谷品牌价值达287亿元,产值超700亿元,生物医药产值154.2亿元,排名上海第三;其中还汇聚了上海37%的化妆品生产企业、3000多个品牌,占上海销售额的40%,产业特色逐渐形成。

在总面积873平方公里的临港新片区内,奉贤有439平方公里被纳入其中,占比超50%。袁泉表示,近年来,奉贤区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围绕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配套,错位发展、功能互补,集聚了一批优质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今年1-8月,区内新能源汽车完成产值334.6亿元,同比增长98.2%;新能源完成产值92.9亿元,同比增长35.3%。

奉贤区也是上海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承载区。奉贤区经委主任张贤在发布会上表示,按照上海市的产业布局,奉贤区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先进制造业。经过接续努力,奉贤区规上工业产值跻身上海前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已高于上海平均水平。接下来,奉贤将坚守先进制造业发展阵地,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主线,重点推动强化政策扶持、丰富空间载体、加大创新转型等三个方面工作,包括高质量落实一批新政策,全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深化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更好发挥产业基金引导效能。

自2021年上海明确提出要按照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推进“五个新城”建设,打响新一轮新城建设的“发令枪”以来,奉贤区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对标最高最好,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举措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袁泉介绍,下一步,奉贤区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重点在产城更加融合、空间更加复合、功能更加完善和生活更加幸福上下功夫。

新城建设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和高品质公共服务配套的导入。据了解,奉贤新城面积为68平方公里,2035年规划人口100万,将打造成为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围绕这一目标,奉贤区突出整体性、协同性,统筹空间、规模、人口、产业、交通、功能,在上海率先启动新一轮新城城市设计,完成“十大片区”控规,新城CAZ、数字江海列入全市示范样板区,“十字水街、田字绿廊”的城市意象已初步呈现。同时,华二临港奉贤分校、国妇婴奉贤院区、10万平方米的“海之花”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大批高品质、高能级的功能性项目已相继落地。

此外,奉贤还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区。耕地面积占总面积一半以上的奉贤区内有10万户农民,年产10万吨大米、23万吨蔬菜。近年来,在牢牢守住25.77万亩耕地红线的同时,奉贤区坚持高科技、高附加值导向,依托区内上海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优势,大力发展种源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今年7月,奉贤区委全会还专门研究出台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末,区集体经济总资产年均增速要不低于10%;乡村总部经济要实现税收30亿元,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要快于城镇居民,保持在上海前列。